立體的空間造型具有高度、寬度和深度三個向量,是運用單純的材料從事形態、構造及機能的創意。如果說平面構成研究的是平面形態的創造,主要是依靠輪廓來分析和創意,以一個確定的輪廓來描述一個平面形狀的話,那么立體形態是沒有固定輪廓的,是隨著觀察的角度、時間和光影等效果而產生不同的輪廓,給人不同的感受。例如,平面形態是一個圓形,其對應的立體形態可能是球體、圓柱體、因此,立體形態的創造不能依靠輪廓來分析,而是需要依靠形態真實的體量感來分析和塑造。
立體構成也是一門展覽造型設計基礎課程,它不側重于具體的使用功能,而側重于創造過程中的方式與方法。立體構成是對材料、構造、加工方法、思維方式等基本理論知識的綜合訓練。
立體構成可以為主題展示設計空間打下基礎,并具備一系列獨特的創意方法,通過對各個造型元素的組合與排列成型的方式方法,增強構思的邏輯性與可能性。
展覽展示空間中很多造型雖然沒有具體的使用功能,卻往往要材料、構造、加工方法、及形態等多方面來塑造一種抽象的功能。例如,用線材或者板材構成某個展示形態,這時盡管不算設計一把椅子,或者其他任何一個具體形象,但是要求設計出的形態具備合理的結構方式,要求對材料合理的選擇與加工,要求能承受盡可能大的重量,等等。這就使得造型的形式與功能得到了有機的結合。
立體構成是培養專業展覽設計師三維造型思維能力的基礎,通過對形態的塑造和分析理論方法的掌握,不斷提高設計師的形態創意和分析能力。
概括而言,學習立體構成應該著重于以下三個方面。
1.掌握純粹的立體空間形態的表現方法
對立體空間基本元素的理解,如塊材、線材、面材和空間以及互相間的關系等。
對立體空間造型形式法則的理解和運用,如重復、漸變、特異、對比、調和、對稱、平衡、節奏、韻律和比例等。
對立體空間造型的視覺心理的把握,如錯視覺規律、重心、空間感、縱深感等。
2.掌握應用立體空間形態的思維方法
建立構想形態的正確的思維方法。
分析現有造型的形態、功能、材料、結構、人機關系以及使用對象的生長環境等。
3.掌握具有抽象功能的立體空間形態的設計方法
表現在對于立體空間造型中的結構的理解,如形態材料與變形等。
體現在對于立體空間形態的綜合運用和表現上。